分享

重庆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5个领域建立信用“红黑名单”制度
重庆日报  2018-07-17 09:40:49

  原标题:重庆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5个领域建立信用“红黑名单”制度 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城市信用榜前三

  重庆某建筑公司总经理张某,最近有些慌了神。

  前不久,在一个政府工程的招投标中,该公司也去报了名。然而,近日张某却接到通知,称自己的公司被取消了资格,原因是查询到存在拖欠生育、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等不良信息,被一票否决。

  对此,张某十分懊恼,回公司后立即召集公司中高层进行整改。

  在重庆,张某的遭遇并不罕见。

  近年来,随着我市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6年、2017年已经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城市信用榜单全国前三,“失信者处处受限,守信者处处便利”的社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信息归集量突破3.1亿条

  “此次排名全国第二的成绩,并不是侥幸获得,背后凝结了全市数十个部门多年的辛苦付出。”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

  该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市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总召集人,60余家市级部门和38个区县共同参与,每年召开5次以上的联席会议和联络员会议,形成了推进信用工作的强大合力。同时,我市还专门设立了重庆市信用中心。

  为打破部门信息之间的“藩篱”,我市建成了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目前,该平台已与国家平台、50余家市级部门、所有区县对接,并全面对接全市法人基础数据库、自然人基础数据库和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库,2600余项公共信用信息基本实现应归尽归,累计归集量突破3.1亿条。

  除了信息归集,该平台还实现了信用目录管理、信息归集共享、数据清洗比对、信用信息查询、“红黑名单”触发反馈、信用大数据分析等核心功能,获评“全国特色性平台网站”称号。

  此外,我市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企业法人及各类社会组织、个体工商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00%转换,累计赋码量分别达到92万份、170万份,为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信用体系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到运用上。

  为此,我市在法院、财政、交通、社保、环保等25个领域建立了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截至目前,我市51家市级部门和单位对照国家备忘录建立了290项信用奖惩应用事项清单,并先后将查询使用“红黑名单”嵌入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办理流程,推动实施逢办必查、奖惩到位。

  “目前,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时在线‘黑名单’数据达到32.2万条、‘红名单’数据0.6万条。”该负责人称,而且这些数据都是可以查询的。

  今年1-6月,市级各部门在行政管理事项中共查询行政相对人信用信息180万次,触发“红黑名单”3.4万次,实施奖惩并反馈2.8万次。

  通过“红黑名单”的运用,近万名失信被执行人在我市工商登记环节受到任职资格限制,600余名法定代表人被解除任职资格,1000余户失信企业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被扣信用分或取消资格,3万余户工商“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在评先评优、银行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 3000余人次失信被执行人入住四星及以上酒店被拒。

  见识了我市信用惩戒的“厉害”,已有超过7万名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了义务。

  在守信激励方面,信用免押金、信易租、信易融、信易批等“信用+”守信激励举措正在我市全面推广或试点推进,全市已累计发放信用贷款53.29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49.6亿元)、惠及企业8782户(其中小微企业6996户),1000余名诚信市场主体享受发改、人社、税务、工商等各类信用激励措施。

  向区县延伸建立多级联动格局

  在多部门的联合努力下,重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基础。但重庆并没有止步,今年还将有“大动作”。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社会建设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该负责人称,我市从2017年开始,将信用体系建设向区县延伸。

  “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据介绍,如巴南区、合川区、巫溪县、丰都县等30个区县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搭建了信用平台(系统),南岸区建立了“信易通”服务模式,通过“信用承诺+信用报告”相结合,凡符合条件的,在资金补贴、简化审批流程等方面给予便捷和激励。

  各个区县还积极探索推广信用应用新模式。如巫溪县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城市文明三大领域实施了信用承诺制度;丰都县设立3000万元政府信用担保基金,专为中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增信;黔江区搭建“信易融”平台,专门服务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巴南区创建信用村镇,并配套建立贷款优先、财政贴息、项目资金优先等激励政策措施;多个区县已将信用状况作为国有投资非必须招标建设项目承包商选择的必要条件。

  到2018年底,我市所有区县将实现信用体系建设“有机制保障、有组织保障、有信用记录、有信用平台、有政务应用、有市场应用、有宣传教育、有创新示范”等“八有”工作机制,建立起全市多级联动信用体系大格局。

编辑: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