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重庆石柱县中益乡盐井村有一座巍峨险峻的大山——黑虎寨,山高坡陡,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盐井村红岩组就在黑虎寨脚下,进山出山单程至少需要两个小时。
多年来,当地老百姓靠山吃山。改革开放后,人们陆续外出打工,甚至举家下山居住。当然也有不少村民依恋故乡的热土,守着吊脚楼一年又一年,残疾人夫妇陈益生曹茂芳就在其中,夫妻两坚守大山,靠勤劳的双手发展产业,供两个孩子读书,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靠着勤劳之手演绎着精彩的人生。
“我们是烈火炼出来的夫妻!”
6月5日清晨,太阳才刚刚露脸。在通往红岩组的羊肠小道上,丛生的杂草湿漉漉的,头顶上的树叶滑落着露珠,打在脸上冰凉冰凉。陈益生赶着搬运有机肥的枣红马,一步一个脚印,时不时还哼两句跑调的开山号子。
陈益生赶着枣红马搬运有机肥
回到家,拴住马,陈益生迫不及待向后山走去。“茂芳,休息一下吧,你一早就出门忙到这个时候,把你累够了吧。”正忙着给前胡施肥的曹茂芳,抬起头搽了把汗,说道,“我又不是细崽崽(小孩),你总是对我不放心,我累了自然要休息的。”
“我们是烈火炼出来的夫妻哟!”陈益生直白地说,妻子曹茂芳是比邻冷水镇河源村人,和自己一样,在小时候不幸被火烧伤,妻子面部烧伤面积达八成,自己左手被烧成一个“肉球”。二人结为夫妻,相濡以沫,成了烈火炼就的夫妻档。
“自1996年结婚以来,我们从不嫌弃对方,更没有抱怨上天对我们的不公平。”陈益生乐呵呵地说。
在一般人眼里,这样的家庭生活坎坷艰辛可想而知。但陈益生和与妻子曹茂芳凭着坚强的意志,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今年有望摘掉“贫困帽”,当地群众纷纷为夫妻两点赞。
“我们不能被人家看不起!”
陈益生和与妻子曹茂芳有一双粗糙的大手,手上厚厚的老茧见证了他们顽强不息的人生道路。“我们不能被人家看不起!”新婚之夜,宾客散尽,陈益生没有甜言蜜语,满眼热泪地对妻子说,“茂芳,我能娶你是前世修来的福分,相信我们只要勤俭持家,日子就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陈益生共有9个兄弟姐妹,都很体贴他,父母对他也很“偏爱”。自陈益生婚后生儿育女,发展产业,家人都极力帮助。“我和茂芳总是尽量回绝,总怕时间长了养成靠‘救济’过日子的坏习惯。”陈益生说,就连发展产业缺启动资金,都是找邻里暂借,生怕兄弟姐妹知道后给予援助。
靠着勤劳的双手,陈益生一家4口日子过得还算宽裕。可是,随着两个孩子相继上大学、进高中,家里的开销陡增,“负债”成了逃不脱的现实,陈益生家成为了贫困户。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业,陈益生夫妻俩从不在孩子面前提及缺钱的事,总是笑眯眯地说:“孩子,把书读好是你的职责,提供经济保障是我们当大人的责任。”
为了在孩子面前兑现承诺,陈益生夫妻俩于2016年借钱买来山羊、生猪,在种好粮食作物的同时,搞起了养殖业。夫妻俩深知,要想规模化地养羊养猪,养殖场和技术是不可或缺的。由于资金不足,夫妻俩白天寻找材料、搭建圈舍,找饲料卖家预购饲料;晚上查阅资料,自学饲养知识,到养殖大户串门,寻求养殖的关键技术……这对于正常人来说就并非易事,对这对残疾人夫妇,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山羊、生猪市场越来越低迷,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还清借款。”谈及养殖业,陈益生说,总算把孩子的读书费用供上了的,而且把所有禽畜卖完后,还账应该是没问题的。
“我们再也不戴‘贫困帽’了!”
2017年8月,陈益生所在的中益乡被确定为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助力增收脱贫?中益乡党政一班人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着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陈益生凭借兄弟姐妹外出后耕地众多的优势,在中益乡副乡长、驻村干部陈盛勇的多次引导下,大力发展中药材和优质马铃薯。
“开坑撂荒地种植中药材的那段时间,简直有点儿不敢回想。”陈益生说,前些年忙于养殖业,几乎都是用周边的几亩地种植玉米、蔬菜用于生活所需,较远的耕地撂荒了好多年了。去年10月确定规模种植中药材后,夫妻俩作了明确分工:妻子曹茂芳负责管理牲口、打理家庭、伺候公爹,陈益生负责开垦撂荒地、备足农家肥和搬运马铃薯种。
陈益生曹茂芳夫妇一起管理前胡
说到就要做到,夫妻两早出晚归,互相配合,抓紧忙完自己的事就主动分担对方的工作。“这一大片都是我家的前胡,从目前来看,年末收入个两三万元没问题。”站在吊脚楼旁的小山包上,眼前满目葱茏,陈益生情不自禁地说:“加上饲养的山羊肥猪,年内还清所有外债,还会有一笔不小的收入,我们再也不戴‘贫困帽’了。”
“陈益生夫妇给我的印象就是诚实、勤奋、乐于助人。”中益乡乡长谭雪峰说,夫妻两虽然都是残疾人,但是作为贫困户,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学到养羊养猪的本领,学到了种植中药材的技巧,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文/图 谭华祥 编辑 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