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市政协委员陈旭川:推动停车智能化产业化发展
2018-04-08 09:20:12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朱明达

  原标题:市政协委员陈旭川耗时两年多 提出推动停车智能化与产业化发展提案

  “车越来越多,路越来越堵,停车场所更是‘一位难求’。如果不加以重视,停车难不仅会让老百姓‘购物难’‘办事难’‘就医难’‘旅游难’,还会‘绊’住潜在的消费需求!”在今年召开的重庆市两会上,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旭川根据自己两年多的调研结果,提出了推动重庆市停车智能化与产业化发展的提案。市城乡建委近日就这个提案回应:各方关注的“智慧停车”系统已于日前上线试运行。重庆日报记者就这个提案的产生过程采访了陈旭川。

  小区大妈“与车共舞”,停车难亟需破解

  陈旭川家住九龙坡区谢家湾正街,说起停车难他有切身感受。光是直港大道美食一条街和动物园的停车难现象,就让出去吃饭休闲的他多次打消了驾车念头。

  “在我居住的谢家湾地区,停车难是处处可见。”陈旭川说,虽然小区门口宽阔的道路规划有不少停车位,但仍然满足不了停车需求,很多车辆还是冒着被处罚的风险挤在人行通道上。小区门口的广场由于停满了车,跳广场舞的大妈只能挤在车辆的间隙中“与车共舞”。

  在陈旭川看来,不管是商圈停车难还是小区停车难,都是需求旺盛、供给不足的表现。在停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大有效供给、合理配置资源是解决之道,鼓励停车产业化和智能化是明智之举。

  “虽然今年是我第一次担任重庆市政协委员,但是‘停车难’问题是我在担任九龙坡区政协委员期间就非常关注的问题。”陈旭川说,他2015年开始对九龙坡区杨家坪、谢家湾等区域的停车难问题进行调研,并向九龙坡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提交过提案。在提案撰写和办理过程中,陈旭川重点对主城区商圈和多个居民小区进行调研。他深刻认识到停车难问题的核心在于车辆的快速增长与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解决方案涉及到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智慧城市的持续推进,仅凭区级政府一己之力很难全面解决。于是他在今年两会期间,再次提出了关于大力推动重庆市停车智能化与产业化发展的提案。

  停车位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亟需形成合力

  陈旭川在调研中发现,主城出现停车难问题,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现有停车位数量赶不上机动车数量的增长。截至2016年底,重庆主城区汽车保有量约150万辆,每天机动车的上牌量均大于650辆,而现有停车位统计量仅为112万个泊位。 二是公共停车位配比不足。他了解到,现有停车位90%以上均是配建形式,其公共属性有限,绝大部分为私家车位不能满足公共停车需求,直接缺口达38万个,若按照国际标准1.2倍至1.5倍配比标准计算,缺口下限就高达68万个。

  如何补短板、填缺口?陈旭川说,他看到近两年来直港大道立体停车楼和九龙坡区政府会议中心机械式立体停车楼等现代化停车场项目相继投用,给市民停车带来方便。但限于规划协调和产业、投资等原因,这样的项目规划数量严重不足,实施进程缓慢。因为停车场建设涉及发改委、国土、城乡建委、园林、环保、城管、交警和人防等多个部门,如果要在小区建设还需要取得街道、业主等的一致意见,规划、审批复杂,实施难度很大,各方亟需形成合力。

  他建议,将智能停车场和经营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建设纳入考核各级政府民生实事的重要指标。同时尽快制定停车产业扶持政策,将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制造产业纳入高端装备制造业清单,积极引导国内外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系统开发等领域的优质企业落户重庆市。

  希望推动“智慧停车”系统在主城“开花”

  除了关注停车场建设外,陈旭川还希望推动“智慧停车”系统在主城“遍地开花”。

  “一辆汽车95%的时间处于停放状态,合理调配停车资源尤其重要。”陈旭川说,他和朋友尝试过手机APP找车位,非常方便。如果能够推广“智慧停车”技术,不仅能够解决车辆乱停乱放、不规范收费等问题,还能解决发生交通事故、盗抢事故后追寻线索的问题。他建议主城的“智慧停车”系统建设从整体布局着手,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更大程度地盘活现有停车资源,惠民利民。

  陈旭川留意到,去年底市政府出台了《主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今年上半年开发并上线运行重庆市“智慧停车”系统,今年底前完成主城区10万个停车泊位的智能化改造。他表示,将持续关注停车难问题,深入调研重庆市在停车场建设和“智慧停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城市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等问题,通过重点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和政协提案等方式,向政府提出更多意见和建议。(记者 廖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