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 民生答卷更有厚度——代表委员热议民生话题
2018-01-29 10:40:38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高爽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在“七有”上持续用力,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1月28日,重庆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代表委员。

  谈实惠

  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进一步明确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市人大代表、潼南区委书记曾菁华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定了发展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民生问题,所有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过去一年里,潼南除了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和市里面的各项民生工作外,还紧扣教育、医疗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实事,用改革的办法推动民生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比如,在基层医疗方面,过去镇街卫生院由于环境艰苦、收入不高,引进人才十分困难。去年,潼南由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牵头,组建两大医联体,将全区22个镇街卫生院的人财物调整到两个牵头医院集中管理,使它们成为其直属分院,一举解开了这个症结——两个牵头医院向分院派驻专技人员26名,分院住院人次增加900余人次。

  曾菁华透露,2018年潼南将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变化、感受到实惠。一是计划投入25亿元,用以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医疗教育资源优化、加强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切、亟待解决的15个民生项目,切实解决民众所需。二是进一步整合资金资源,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实施就业优先和积极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以上,并争创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医疗和临时救助标准,不断强化社会保障。

  谈教育

  五大工程形成“学有所教”闭环系统

  市政协委员、江津区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江津区工委主委欧应刚表示,中共十九大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提质攻坚、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儿童关爱服务、市民终身学习五大工程,确保学有所教”,就是我市对标对表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五大工程就是一整套‘学有所教’闭环系统。”欧应刚建议,实施好“五大工程”,一方面要搞好统筹谋划,把该项工作纳入对区县、相关部门、镇(街)的考核,打造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事事有着落的“责任链条”。另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服务网络,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形成党委主管、政府执行、学校主抓、社会帮扶的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同时,确保高质量的“学有所教”,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要注意把社会困难群体的“学有所教”作为关注重点,避免出现较大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

  “比如,市民终身学习工程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应做到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他建议,根据不同社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对象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创新社区教育形式,探索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学习模式,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带动周边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单位建设,构建“市民终身学习圈”,从而提高国民素质。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教育战线的代表,市人大代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回龙中学校校长张维淑对教育民生尤为关注,也最有感触。

  她介绍,回龙中学全校2800多名学生中有300多名贫困学生,还有555名留守儿童。这意味着,回龙中学在石柱实现教育公平的进程中必须挑起“重担”。

  “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最突出的一个共性就是不自信,而且由于家庭的原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都不太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怀。”她说。

  如何提供更好的儿童关爱服务?张维淑希望各级各部门加大对贫困区县的教育扶持力度,尤其是从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入手,“只有留住了优秀的老师,才能留住和培养优秀的学生,从而让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得到更为均衡和优质的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谈养老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业

  “养老,不仅是整个社会的民生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市政协委员、致公党璧山区支部主委、璧山区侨联主席刘华非常关注养老事业,她说,大量民间资本对进军养老业雄心勃勃,期待政策更给力。

  刘华认为,民间资本能有效缓解一个地区养老资金压力,她建议出台激励政策来撬动民资向养老服务产业流动,以正常合理的盈利吸引更多民资参与进来,让其有利可图,形成良性循环。比如,出台相对灵活的贷款政策,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的信贷投入和资金支持;根据行业创新信贷风险缓释手段,弱化对抵押贷款的风险评价,对贷款准入及贷款金额、利率政策给予倾斜;探索养老机构设施设备抵押贷款、经营收益质押贷款等融资模式,支持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养老服务企业、项目通过债券市场融资,为养老服务企业及项目提供中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另外,根据养老产业投入大、回报慢,且具有一定公益性等实际情况,刘华建议规划、国土、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专项用地支持政策,对各类投资主体新建、改建、扩建的养老服务设施项目,优先予以立项,在土地使用、用途变更等申报、审批方面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