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也能变柴油 重庆大学微藻能源研究国内领先
2018-01-19 16:12:24  |  来源:华龙网  |  编辑:高爽

【聚焦重庆】植物也能变柴油 重庆大学微藻能源研究国内领先

实验室里的微藻 实习生 张吟吟 摄

  你知道吗?微藻,一种个体极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藻类植物,却蕴含着产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巨大能量。1月19日,记者从重庆大学获悉,该校动力工程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教师团队)正在进行微藻能源转化方面的研究,其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小身体大能量 微藻既能产能又能减排

  如今我国70%的发电量仍然靠烧煤,而烧煤排出的废气,尤其是二氧化碳对环境影响日益显著,温室效应就是其中之一。

  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廖强教授团队的实验室,记者在恒温室里看到了用各种器皿培养的蓝绿色的微藻。团队成员告诉记者,只有微米级别大小的微藻就像一个细胞工厂,能源源不断地把二氧化碳以及废水中的氮、磷等废弃物质转化为富含油脂、糖、蛋白的生物质。

  而油脂就可以被转换成生物柴油,替代我们现在所依赖的化石燃料。虽然微藻有这么大的潜力,但目前微藻能源转化还存在能耗高等重大瓶颈。团队负责人廖强教授说道:“为了降低能耗,我们充分利用太阳能来代替对电能及其他能量的依赖。”

  据了解,团队正在建立占地600平米的微藻培养和太阳光中温转化一体化平台,并采用光伏电池来转化白天过剩的太阳光供给微藻,这样的话只要利用太阳能就可以实现微藻减排和能源化转化。未来这项技术将推广到工业减排、废水厂净化废水和柴油生产等领域,为我国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做贡献。

  另外,团队的“劣质固体燃料清洁高效燃烧与能源转换利用技术”已经应用到工业领域,每年节能量超过20万吨标准煤,价值约1.6亿元,减排二氧化碳约5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1.5万吨。“高温高含尘烟气连续高效余热深度回收技术”和“液态熔渣高效热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都对我国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硬技术软人心 这个团队很牛很有爱

  1999年廖强教授和朱恂教授创建了这个团队,如今团队共有15名优秀教师,带领着一百余名研究生,并在2017年年底入选首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以“顶天立地”作为他们的研究准则,既要扎实基础研究,也要结合工程应用。

  如此多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夏奡研究员告诉记者,团队的工作模式可以用“5+2、白+黑”来概括,从周一到周日,白天到黑夜,他们几乎全年无休。

  除了搞科研,团队最大的共同爱好就是运动。团队经常组织各种球类、登山等比赛,让大家在做学术的同时也不忘锻炼身体。他们还规定每个人一周中至少有一天运动步数必须达到一万步,否则要用罚款作为小小的惩罚,监督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廖强教授和朱恂教授是团队的开山成员,对年轻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一直给予关心和帮助。朱恂教授记得团队每一个人的生日,会准时送上生日祝福;每次到国外出差,他们都会给团队老师的孩子带小礼物,相处如同一家人。

  和黄大年教授一样,团队里不少成员都是在国内读本硕,再到国外深造,最后回国为科研奉献力量。付乾博士正是在廖强教授和朱恂教授的引荐下到日本读博,“当时二位前辈给我的临别赠言就四个字——学成归国,所以我后来就回到了重庆大学做科研。”

  据悉,教育部在2017年7月开展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200个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团队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团队。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教师团队”是重庆市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5个教师团队之一。其余四个分别是西南大学 “油菜教师团队”、西南政法大学 “经济法教师团队”、重庆邮电大学 “信息通信理论与技术教师团队”、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制造类专业群教师团队”。(首席记者 黄军 实习生 张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