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重庆大学探讨成渝城市群融合发展之道

华龙网2019-06-17 16:53:13

  原标题:学者建言成渝城市群发展:要拉近联系、共谋发展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5日15时56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文件《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出台,“成渝城市群”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作为重庆大学9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15日下午,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校友会分会携手重庆博众研究院,共同探讨成渝城市群融合发展之道。

  自“成渝城市群”被批复以来,一直被外界寄予厚望。2018年,四川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6万亿元,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总量更是分别占据川渝两地总和的90%左右,成为带动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核心力量。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这意味着,成渝城市群成为仅次于京津翼、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国第四大城市群,而且从国家层面明确,将把成渝城市群培育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贵文在接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采访时表示,未来整个中国围绕城市群来发展,这是基本态势。“这符合人口-经济-空间-社会耦合的内在规律,也契合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创新引领的态势。”刘贵文说,这在全世界也是基本规律,比如美国、日本、欧洲都是围绕一些核心城市群发展。

  成渝之间的竞争,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刘贵文谈到,其实很多邻近的城市都存在竞合关系,如香港和广州,上海和杭州、南京,在这些城市,产业类型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同质化都是发展阶段的必然。“竞争不一定不好,可以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内在发展动力的形成。”刘贵文表示。

  当下,成渝城市群面临很大的发展压力,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体量、规模偏小。两个城市如何携手共赢,产生“1+1大于2”的效应?

  在刘贵文看来,成渝之间应该基于自身特色资源禀赋,在产业类型和公共资源配置上“有所为有所不为”。重庆传统工业基础比较健全,成都的服务业和商贸方面相对有优势,各自发挥优势形成互补,才更加有意义。比如在公共要素的配置上,机场、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在修建的时候就要充分协调,拉近空间距离,加强交通联系,共谋发展。

  刘贵文表示,未来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应该是以成都和重庆为双核,带动周边一系列城镇的发展,每个城市在其中扮演不一样的角色。

阅读
 
编辑:欧平淑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