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区县>正文

渝北:文脉绵延 乡愁更浓

2019-08-12 10:16:52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欧平淑 |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大美渝北 文脉绵延 乡愁更浓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8-12-010-238940-1

图左:原创谐剧《一分也不能少》剧照 (获得第十七届全国“群星奖”)

图中:舞蹈《大山下》剧照 (获得第二届全国“群星奖”金奖)

图右:少儿舞蹈《āáǎà》剧照 (获得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 

  钟灵毓秀,大美渝北。岁月不居,乡愁更浓。

  千年文脉,绵延不辍。

  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便有土著居民在重庆渝北境内居住。迄今发现全区有600多处遗址遗迹,它们镌刻着渝北丰厚的历史文化,贯穿其中的是绵长的文脉。

  从诞生北宋状元冯时行的千年古镇洛碛到诉说建文帝传说的御临河,从昔日的商贾重镇到今天的水陆空枢纽,嘉陵江、长江为重庆北大门标注了历史与现实的醒目坐标。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8-12-010-238940-2

洛碛镇冯时行雕像

  山高水长,文化浸润。

  独特的巴渝民俗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滋养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河锣鼓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蓥高腔、川剧。民歌民谣、民间故事、民间谚语和武术文化、乡愁文化、匠心文化,在群众性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大放异彩,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华美乐章。

  文旅融合,乡愁更浓。

  文化是历史的印记,风景是流动的四季。“三环十景”串起了渝北的美丽乡村,田园为体,艺术为脉,文旅融合浓缩了巴渝文化。文脉涵养中,“诗和远方”在这里完美结合。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8-12-010-238940-3

兴隆镇牛皇村“礼朝屋基”外景

  历史文化

  人才辈出 一方文脉薪火相传

  是谁为渝北写下第一首诗歌?

  有人回答:“是渝北洛碛镇人、宋代文学家冯时行。”

  “天行明月地行水,水月相去八万里。天公大力谁能移,月在水中天作底。”这首《信相院水亭》正是冯时行写于洛碛。说来有趣,今天的洛碛原名“乐碛”,而乐碛之所以改名,还与冯时行有关。

  南宋绍兴十四年,冯时行因主张抗击金国入侵,得罪了朝廷权贵,在万州被罢官削职,回到老家后,一气之下他将原籍“乐碛”改为“落碛”,之后演变成现在的“洛碛”。

  冯时行一生饱经坎坷,但他在任期间体察民情,奖励农耕,减轻赋税,深得人心。正因如此,他所任职的地方均呈现出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冯时行做官清正廉明的作风,百姓看在眼里,为此,百姓也称他为“冯青天”。同时,他著有《缙云文集》43卷及大量诗篇,一些优秀作品还入选《四库全书》,如“忧国忧家双鬓白,通心通地一心丹”、“感时抚事销客魂,归挽天河洗乾坤”等脍炙人口的诗句,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一方文化。

  历史上,渝北是人才辈出之地,比如明代六朝重臣“天官”蹇义、中共江北县委第一任书记任白戈、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投身抗日救亡和争取民主学生运动的张伦等众多名人,他们在不同的文化层面上、不同的历史进程中,以智慧的光芒为渝北的文明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在渝北的很多地方依然能找到“名人”印记:明朝重臣蹇义辅佐五任皇帝的忠诚口口相传,由冯玉祥命名的“重庆市育仁中学”沿用至今,见证红色历史的中华职业学校渝校旧址被完好保存下来,于学忠发枪护乡邻的故事流传于街巷,洛碛镇修建的冯时行陈列厅即将完工……

  他们是一个地方文化命脉和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并以另一种方式“活着”;他们让沉睡的历史资源重新“盘活”,重拾巴渝人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和精神记忆;他们让宝贵的地方文化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最终薪火相传。

  乡愁文化

  巴渝乡愁 田园牧歌现实图景

  在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有这样一个传说——

  一天,有个和尚在破亭里躲雨,路过的牧童立即将斗笠给他,和尚却推辞不要。“客前礼先,家训流传。”牧童话毕,将斗笠给他后就消失在雨中。雨停后,和尚在木桥上碰见一个担着两个女孩的汉子,汉子放下担子跳到溪水里给他让道。和尚不解,汉子说:“手礼相让,家训久长。”和尚进村后,一位老人将其引入院子,并为他沏茶。随后,老人拿出一把竹椅,将一位老奶奶扶到椅子上。老人说:“孝礼高堂,家训不忘。”

  原来,牧童、汉子、老人是祖孙三代人,姓李,四世同堂。和尚取笔写道:“礼家李氏,姓李更知礼,逢君不识君,破亭残桥后,布衣慰吾心。”

  某日,和尚坐在村旁一寺庙,忽然一粒银杏掉到他头上,他惊恐离去。不久,有官兵进村搜寻,老人方知和尚是削发避难的建文帝朱允炆。

  此后,这个村落更名为礼朝屋基,有朝觐之意。汉子担二女避让之桥取名为双凤桥,村里的寺庙更名为牛(留)皇庙,礼朝屋基所在的村叫牛皇村。

  如今,走在牛皇村,可见古井、草亭、石碾、石磨、石桌、水车、秋千、梅花桩等小景致,各种各样的农具悬挂或嵌在墙上。22栋具有巴渝特色的农房,错落有致地深藏在山水间,让人勾起一股浓浓的乡愁。

  礼朝屋基有文化长廊、生态长廊、休闲长廊、休闲观景平台,是融生态观光、文化传播、时尚体验为一体的礼文化主题村落,彰显的是“礼”学农耕文化,展示与礼相关的文化产品、仪式,以一家一训或一家一联突出礼朝屋基22个家庭崇尚礼文化的传统,开展一系列的亲子、怀旧、教育、观光、体验活动,是游客亲子游的理想之地。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诗人王维在《积雨辋川庄作》中描绘的田园牧歌,在礼朝屋基成为现实生活图景。

  礼朝屋基是渝北11个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之一。离礼朝屋基不远处,有一个巴渝乡愁农业公园。这个公园以“巴渝为心、田园为体、艺术为脉、乡愁为魂”,游客可以在公园里的重庆乡愁博物馆体验传统农耕文化,去赶集吃乡土菜、回溯儿时记忆,买创意十足的农家产品,晚上可住民宿,感受阡陌交通、鸡鸣犬吠的原生态乡村生活,寻找记忆中的乡愁。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8-12-010-238940-5

渝北区“文化双送”石船文艺专场

  匠心文化

  非遗项目 焕发强劲生命活力

  渝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早在2007年,“小河锣鼓”就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又跻身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填补了渝北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白。

  “小河锣鼓”是以大小唢呐、大锣、更锣、小钵、铛锣、马锣、小鼓外加盆鼓等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吹打乐。

  它的得名,与大湾镇的两条叫不出名的小河有关。祖辈的说法是,明朝末年(约400年前),有一蒋姓大户在小河附近建房修街,开街时请来5支吹打乐班子庆贺10多天,街渐成市,因而得名“小河锣鼓”。

  “小河锣鼓”曲目曲牌繁多,演奏形式多变,吹奏和敲击手法技艺高超,各种乐器的巧妙搭配,复杂的节奏交替出现,表现特定的情绪,或激昂欢快,或悲戚缓慢,给人以民间鼓乐美的感受。

  除了“小河锣鼓”这项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瑰宝,渝北还拥有“赵氏武术”“华蓥高腔”“土沱麻饼”“渝北剪纸”“旗袍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70余项,主要涉及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8名。其中,市级“非遗”15项,区级“非遗”5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名,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6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8-12-010-238940-7

统景温泉(御临河大峡谷)风景区

  做好“非遗”的传承工作,是当下紧迫的课题。

  渝北积极探索“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之路。2016年,渝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加强传承人之间、传承人与“非遗”相关部门的联系,打通“非遗”工作各个环节。

  在保留“非遗”精髓的同时,渝北主动拥抱时尚潮流,对接新型业态,与“互联网+”、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行业跨界融合发展,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强劲的生命活力。

  “非遗”不仅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

  一路走来,一些影像那么清晰,一些故事愈发感人至深。因为它们,我们有幸触摸到遥远的岁月,而当我们和历史相拥,“非遗”便生生不息,带着温度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8-12-010-238940-4

渝北区“非遗”项目旗袍制作工艺

  现代文化

  公共文化 群众共享精神大餐

  粗犷的山歌,极具生命力的舞姿,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铺展成摇曳多姿的渝北人文风情长卷……2019年1月25日下午,渝北体育馆内,颇具渝北特色的舞蹈《大山下》倾情启幕。

  舞蹈《大山下》曾于1992年荣获文化部第二届“群星奖”金奖,主要讲述了大山中养育着一群淳朴的人,平日里他们过着男耕女织、与世无争的祥和生活,逢年过节总会吹起芦笙,男女相伴踏歌起舞,开开心心欢聚一堂。

  20多年过去,渝北临空文化艺术团演员们以当年的经典舞蹈《大山下》为基础,深度挖掘舞蹈中石匠、木匠等角色蕴含的工匠精神,诠释新的“渝北形象”,新《大山下》应运而生。

  新《大山下》将渝北的山水之美、民俗之美、人性之美全部浓缩在整场舞蹈的质朴中,演绎了山与人的和谐共生,也让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做事专一的“渝北精神”在舞台上得到完美呈现。同时,舞蹈将莲萧等渝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艺术元素逐一融入,通过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了渝北现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艺来源生活,精神凝聚力量。20多年再现经典的背后,凝聚着渝北人对文艺创作和文化精品的追求。近年来,渝北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艺创作,推出了一大批水准上乘、地方特色浓郁、教育鼓舞作用突出的优秀作品,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又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和时代主旋律。2010年,渝北区选送的少儿舞蹈《āáǎà》获得第十五届群星奖,并登上了央视舞台。2013年,渝北区选送的少儿舞蹈《飞呀飞呀》获得第十六届群星奖,以孩子们的天真、善良和爱心,展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2016年,渝北区选送的曲艺类作品《一分也不能少》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作品深情演绎了基层百姓生活的不易,讴歌了基层小人物“缺钱不缺德”的高尚情怀,情景幽默,耐人寻味。

  为了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近年来,渝北投资1.3亿余元建成新图书馆文化馆,均为国家一级馆,免费开放绩效评价连年居全市前列。建成巴渝古床博物馆、改陈布展巴渝民俗博物馆,成为深受境内外游客喜欢的打卡地。选址城市佳地,建成投用碧津美术馆、渝北历史文化陈列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文化熏陶。

  服务普及群众,文化浸润心灵。渝北在全市率先启动镇街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建成后平均面积1500平方米,最大达3000平方米。启动“渝北文化云”数字文化工程,实现文化资源云端配送。建成社区文化室157个、村农家书屋181个、21小时自助图书馆5个,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半小时文化圈基地建成,让文化精品给城市生活和群众带来更多的“诗和远方”。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8-12-010-238940-6

茨竹放牛坪梨花

  山水文化

  文旅融合 文脉绵延尽览美景

  渝北,一半山水一半城。

  “春天来看雪,夏天来摘果。”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邀约,你不心动都难。

  这里的“雪”,既指统景镇印盒的李花,也指茨竹镇放牛坪的梨花,李花、梨花盛放时,漫山遍野一片雪白。数年前,“渝北梨橙”和“统景歪嘴李”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统景镇印盒村、茨竹镇梨园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印盒李花生态旅游区包括统景镇印盒村全部、裕华村和龙安村的一部分。印盒的得名来源于明朝建文帝的传说。相传建文帝途经此地时,不慎遗失了装玉玺的盒子,后来村民们无意中发现了印盒广场处的大田中出现了一座四四方方的小岛,形似建文帝遗失的盒子,故而得名“印盒”。

  传说,是遗落在时光里的印记;风景,是在四季中变幻的画卷。

  每年春天,万余亩李花竞相绽放,远望如皑皑白雪,近看似凝霜冰花,大有满山李花漫山雪之意境,引来“花仙子”悠游打卡。7月上旬,皮薄离核、脆甜多汁的歪嘴李成熟,吸引八方游客采摘。渝北区因印盒地区歪嘴李味美、多产,被评为“中国李之乡”。

  山藏千秋不语,水润万物无声。

  在渝北,除了统景印盒的李花、茨竹放牛坪的梨花,还有玉峰山的樱桃、兴隆的杨梅、石船重桥的葡萄、古路的仙桃李、茨竹的十里荷花长廊、木耳的“白云印象”、大盛天仙谷等也都是“打卡地”。这些“打卡地”是渝北农旅融合开出的美丽花朵,更是文旅融合结出的累累硕果。

  “大珠小珠落玉盘”,它们串成了渝北“三环十景”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龙王洞山环线(木耳—兴隆—放牛坪—南天门—白云山—木耳);御临湖环线(古路—高嘴—统景—天险洞);明月山环线(玉峰山—龙兴—石船—洛碛);“十景”即斗碗寨景区、巴渝乡愁景区、放牛坪梨园景区、仙桃李景区、花漾渔村景区、“泉橙花”景区、天险洞樱花林景区、玉峰山森林公园景区、明月山花果长廊、张关水溶洞景区。

  “三环十景”是在四季中变幻的风景,而浓缩了巴渝民俗文化的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碧津美术馆、巴渝武术研究院等馆场,存续了渝北城市与乡村的记忆,绵长的文脉贯穿其中,它们在文旅融合中描绘了一幅渝北美景。(王彩艳 杨敏 图片由渝北区委宣传部提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