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区县>正文

石柱:“苦藤”结出“致富瓜”

2018-11-14 14:45:01 | 来源:人民网 | 编辑:欧平淑 | 责编:石丽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LOCAL201811141051000379647371075_副本

“致富瓜”与笑脸相映成趣。谭华祥 摄

  初冬时节,地处高海拔地区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坪坝村,早已寒气逼人,但沿着公路延伸一眼望不到边的瓜蒌园,金黄色的瓜蒌挂满藤蔓,忙碌其间的人们,忙而有序地采摘、装筐、背运、堆码、分级……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2017年8月,中益乡被确定为市级贫困乡。作为贫困村的该乡坪坝村两委一班人,连同市、县派驻该村的驻村干部,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积极探索“三权”激活“三变”改革,按照企业提供种苗、肥料、瓜蒌等生产物资、技术管理及市场销售等服务入股,持股50%,农户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共同持股42%,所在村负责土地及种植协调、争取政策支持等工作持股8%的合作模式,发展瓜蒌种植120余亩,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确保贫困户增收脱贫。

  荒田荒地变绿海

  坪坝村距石柱县城55公里,距中益乡政府9公里,幅员面积29平方公里,背靠黄水大风堡,平均海拔1000余米,官田河顺两山穿越全村。全村共有525户1367人,2017年末有贫困户88户309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大量劳动力外出,耕地撂荒突出。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坪坝村结合村情民意,科学规划建设项目,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改革创新扶贫机制。大力发展以瓜蒌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着力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态小康村。

  “历史上的坪坝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属于山区地貌,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坪坝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勇介绍,村里土地条件差,地块碎小,不利于机械作业,再加上村民传统农业思想根深蒂固,土地始终无法流转,缺少产业支撑。“越种越穷,穷而撂荒”,这正是前些年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办法总比困难多。2017年,坪坝村两委痛定思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驻乡、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大胆探索、多次外出取经,学习考察瓜蒌种植技术,培育瓜蒌种植主导产业。“瓜蒌是一种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藤蔓因其味苦被称为‘苦藤,’瓜蒌子被誉为‘瓜子之王’,瓜蒌皮可以切片制药。”县政府办公室派驻该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谭笑说,以瓜蒌五年生产期均衡计算,每亩年均收益比传统的水稻、玉米要多出2000元以上。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重庆泰尔森制药有限公司积极介入,创办了坪坝村瓜蒌专业合作社,致力发展瓜蒌种植。

  “今年我们虽然是第一年种瓜蒌,加上遭遇七八月份‘前涝后旱’,亩产瓜蒌籽只有80多斤。”刘成勇说:“来年,我们的技术掌握了,管理更加细致一些,产量也将会跟上来的。”

  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坪坝村就建设成了瓜蒌园120余亩。现在,走在坪坝村的乡间道路上,到处是绿油油的瓜蒌田,昔日的荒田荒地已变成一片绿海。

  “三变”改革活土地

  财政扶贫资金如何用好用活?坪坝村的办法是:开启“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经营主体投入收益权)入股合作新模式。

  2017年11月1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引进重庆泰尔森制药有限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大股东,以该村名下的“石柱县康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村民入股,组建成立坪坝村瓜蒌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财务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设立成员账户,实行财务公开。

  资金变股金,村集体以资产收益分配权入股。让各项财政扶贫资金变股金,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先后利用各级扶贫专项资金招标建成的瓜蒌种植基地各项配套设施及种苗,属村集体资产;该集体资产全部通过计价折股的方式入股合作社按成收益,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农民变股东,经营主体投入收益权入股,促进经营主体原动力。经营主体(大户)对瓜蒌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整体投入全部通过计价折股的方式入股合作社。经评估经营主体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折算股份。在统筹农民、村集体、经营主体三方利益的基础上,将股权量化。即: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村集体资金入股,经营主体以有形和无形资产入股。收益分配采取保底收益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收益分配方式,充分保障土地入股农民的最基本收益,既解放了生产力,又稳住了农业,壮大了集体经济。

  资源变资产,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让农民“土地变股权,农民变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今年,由坪坝村贫困户和一般农户120余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入股农民还可以在合作社从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每年每名群众可增加工资性收入8000元左右。

  苦藤结出“致富瓜”

  村民焦光美患有心脏病和糖尿病,不能外出打工,但家里的田土收入微薄几乎弃耕。去年冬,村干部上门动员他家土地入股种植瓜蒌,她和家属起初还有顾虑,觉得村干部可能兑现不了承诺,有很大的阻力。

  为此,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派驻该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韦永胜专门入户算了一笔账:“焦光美,你算算,像你家这些田土1年1亩地种1季,除去人工、种子、化肥、农药等费用,收入还不到500元。如果你把土地入股种植瓜蒌,每年每亩流转费500元保底收入,年底还有分红,你还能在基地从事简单的农活,一天也能挣100元左右,你家丈夫还能出去务工挣钱,一份土地几份收入,何乐而不为?”

  一席话,说得焦光美茅塞顿开,“土地入了股,不但有分红,而且还能去上班拿钱,谁不愿意干啊!”暂时不谈年底分红和土地流转金,仅在瓜蒌基地打工就收入了4000多元工资,她笑得合不拢嘴。

  初冬,瓜蒌收获的季节。韦永胜所在单位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青年党员们来到中益乡坪坝村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手拿剪刀,背着背篓,忙碌于瓜蒌基地。无数瓜蒌悬挂于藤蔓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金黄色的光泽,让大家爱不释手。

  瓜蒌基地的成功打造,树立了一批过得硬、推得开、叫得响的典型,使一批不愿意丢弃老的生产模式的村民打消了思想顾虑,转变了观念。起到了一人带四邻、四邻带全村的作用。

  “合力”激发活力,产业得到稳步发展,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也实现了共赢。

  “这120余亩瓜蒌,瓜蒌籽亩均产量200斤,按市场价20元/斤计算,亩产值4000元;瓜蒌皮亩均产量250斤,按目前市场价3元/斤计算,亩产值750元;两项合计,亩均产值5750元。除去亩均成本2000元左右,其间收入不言而喻。”据了解,今年瓜蒌籽的行情也比较好,不愁销路。

  如今“坪坝瓜蒌”已成为当地一块响亮品牌,已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的一整套完整体系。坪坝瓜蒌扶贫产业基地通过不断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助力了当地老百姓“脱真贫、真脱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