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科教>正文

北大清华公布今年自主招生初审名单

2018-05-08 12:01:49 | 来源:重庆晚报 | 编辑:高爽 |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公布今年自主招生初审名单  重庆138人通过排列全国第7位

  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公布2018年自主招生初审名单,并在阳光高考网进行公示。今年两大高校初审人数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北京大学初审通过1719人,清华大学初审通过1172人。

  其中,重庆59人通过清华自主招生初审,79人通过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初审,其中有些学生同时通过这两所高校初审资格。高考后出分前,这些考生将参加各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核。

  巴蜀中学36人通过两校自招

  日前,不少网站、微信公众号还根据公示名单发布北大、清华初审人数省市榜、中学榜,引发网友热议。在某网站发布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初审省市榜中,重庆市以59人排列第7位。

  根据北大、清华初审名单显示,重庆巴蜀中学36人、南开中学27人、八中23人、一中11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8人、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3人、育才中学5人。

  巴蜀中学北大、清华通过人数总和排名全国第九、全市第一。据了解,这也是巴蜀中学继去年后再次进入全国前十。

  初中已开设学科兴趣班

  “巴蜀中学之所以能够在自主招生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简单来说就是学校的办学特色‘挖掘潜能,张扬个性’。”巴蜀中学竞赛部宋主任介绍,为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学校目前已经在初、高中阶段均开设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5类学科兴趣班和科技创新兴趣班。不过初中阶段大面积的试点刚刚开始,因此今年通过初审的36名学生,都是在高中阶段才开始培养的。

  宋主任特别强调,和高中培养体系相似,学校也在初中阶段开始建立起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挖掘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我们以培养学生学科特长、创新能力为主,通过选修课程、拓展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定期邀请全国名师、领域专家、大学教授等专业人士到校对相关知识进行进一步拓展。初中阶段的目标明确为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创新潜质、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科学的好奇心。

  综合通过率达到70%

  想要通过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难度不言而喻。“根据此前的数据,我们了解到北大、清华自招的初审通过率仅约3%。“今年我们文理科一共申报自主招生的有五六十人,最终通过36人,我们的通过率接近70%。”宋主任说,这正是因为学校为学生的发展规划清晰,了解哪一类学生适合什么样的发展、进入什么样的高校,而不是盲目增大申报名额,让更多学生扎堆去申请。

  在清华大学2018年招生简章里,明确提出三类报考条件,分别是研究创作类、突出才能类、奥赛获奖类。但实际上,宋主任表示,第三类奥赛获奖类才是录取通过的主流。“在今年的自招中,36名巴蜀学子中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相关的占70%,剩下的30%为人文素养类。”

  另一方面,今年清华自主招生名额较去年有所提高,因此包括巴蜀中学在内,全市通过人数今年也有所增加。“这说明清华大学对具备创新能力学生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也向我们发出信号,鼓励更多学生激发学科潜能、参与科技创新。”

  “要充分尊重学生兴趣”

  连续两年通过人数进入全国前十,宋主任也分享了几点经验。他认为首先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兴趣,不能忽略其发展潜质。他认为,在每个地区、每所学校都有具备学科潜力的学生,但如果不主动培养,忽视其潜力才能,想以其原生态生长去取得成绩是很困难的。

  另一方面,他认为学校不一定在所有学科领域都去发掘培养人才,而是可以选择部分擅长的领域去组建自己的培养体系,获得成绩。

  其次,逐步完善自己的培养体系很重要。以巴蜀中学为例,选修课和兴趣班就为更多学生提供平台。“目前,学校以校内拓展课程为主,同时将讲座、对外沟通交流等作为辅助培养。”

  最后一点,也是被很多学校忽视的一点就是主动积极参加对外交流。“我们经常和市内外各大名校合作,共享资源,包括交流一些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等。”

  “事实上不仅仅是巴蜀中学,全市上升的势头也很猛。今年初审通过人数甚至赶超了相邻的四川。”宋主任认为,这也从侧面体现出重庆市基础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正在迅速产生质变,重庆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也将为国家培养更多重庆籍的创新人才。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