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民生>正文

下月两部地方环保法规正式施行 这些事情需知道

2017-05-18 10:25:19 | 来源:重庆晚报 | 编辑:陈香 | 责编:胡雨

【社会民生】下月两部地方环保法规正式施行 这些事情需知道

2016年,主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1天,同比增长9天。

【社会民生】下月两部地方环保法规正式施行 这些事情需知道

重庆市举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合演练。

  坝坝舞扰民谁管?发现环境违法行为怎么举报?重点排污单位防污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居民住宅楼内新开火锅店、服装干洗店污染重怎么办?你所在的区县每个月空气质量怎么样?……3月29日,《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和《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两部《条例》)经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分别修订和审议通过,两条例对市民关心的环保问题进行了有效回应。两部《条例》的修订和出台一方面是对上位法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同时针对我市环保工作实际,为我市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有效的法制保障。6月1日起,两部《条例》将正式施行。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201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在环境保护理念、环保责任制落实、公众参与和加重处罚力度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副主任黎藜表示,《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环保条例》)与中央和市委以及新环保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一脉相承,新增了环境监察制度、环境督查制度、约谈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等,同时对老百姓关心的民生热点进行了回应。

  热点一:聚餐健身等噪声扰民最高罚款五百元

  在生活中,有人经常将噪声扰民和噪声污染两个概念相混淆。需要说明的是噪声污染需要环保部门通过监测后才能确定,而噪声扰民不需要通过监测来确定,因此对于生活噪声扰民行为的监管更多的是从治安管理的角度出发。黎藜副主任表示,条例明确了生活噪声扰民行为的监督管理部门为公安机关。

  新《环保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下列行为产生噪声扰民的,由公安机关进行管理:

  (一)在城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居民区、住宅内举行产生较大音量的集会、聚会、聚餐、娱乐、健身、悼念、饲养动物等活动;

  (二)在城区非固定场所从事商业经营或者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喇叭或者其他高音响器材;

  (三)十二时至十四时和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进行室内装修、家具加工;

  (四)其他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的行为。

  新《环保条例》规定,造成生活噪声扰民经公安机关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夜间造成噪声扰民的,从重处罚。同时,新《环保条例》还规定,市人民政府对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分工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为下一步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做好了衔接。

  热点二: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差将进行信用惩戒

  新《环保条例》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每年对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风险高、生态环境影响大的排污者进行环境信用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别实施守信激励及失信惩戒措施。评价不得向排污者收取费用。此外,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并向有关部门和机构通报。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要建立环保“黑名单”制度,对于环境信用评价差的排污企业或者拒不改正的企业,将在银行信贷、专项资金补助方面予以限制,对于环保诚信企业将实行激励制度。

  热点三: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环境信息最高罚三万元

  及时公开重点排污企业的环境信息,是尊重和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监督权的重要体现。新《环保条例》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及时向社会如实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同时,鼓励其他排污者自愿公开有关环境信息。

  如果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按照规定公开环境信息或者公开内容不真实、弄虚作假的,将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热点四:已建成的交通项目结合实际设置声屏障

  对于居住在城市轨道或城市高架等附近小区的居民来说,交通噪声污染是一个头疼的问题。不过,新《环保条例》规定,对于具有环境噪声污染且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交通项目,由道路权属单位结合周边环境和桥梁结构安全状况设置声屏障。

  同时,新建、改建、扩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城市高架、轨道等交通项目,应当合理避让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交通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批意见,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控制环境噪声污染。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